服務熱線
18127993046
Related articles
化妝品防腐劑致敏性檢測:2025版《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》全方案
一、檢測背景與法規要求
化妝品防腐劑致敏性檢測:防腐劑是化妝品防腐體系的核心成分,但其致敏性風險已成為接觸性皮炎的主要誘因(占比32%,《中國皮膚科雜志》2025年數據)。中科檢測依據《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》2025年修訂版及歐盟EC 1223/2009法規,建立包含體外細胞模型、人體斑貼試驗及劑量-反應分析的三級評估體系,累計完成防腐劑致敏性檢測超1500例,覆蓋苯氧乙醇、甲基異噻唑啉酮(MIT)等28種準用防腐劑。
二、核心檢測方法與流程
(一)體外致敏性篩選
KeratinoSens™試驗
原理:人角質形成細胞株HaCaT經防腐劑處理后,通過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AhR通路激活
判定標準:熒光素酶活性≥1.5倍視為致敏陽性,EC1.5值(誘導活性達1.5倍的濃度)≤100μg/mL
局部淋巴結試驗(LLNA)
方法:CBA/J小鼠背部涂抹防腐劑(0.1%-10%濃度梯度),72h后檢測 draining淋巴結增殖
指標:刺激指數(SI=樣品組CPM/溶劑對照組CPM)≥3判定為致敏
(二)人體斑貼試驗
| 試驗類型 | 操作要點 | 觀察時間點 | 陽性判定標準 |
|---|---|---|---|
| 封閉型斑貼試驗 | FinnChamber®貼片(8mm),24h封閉 | 24h/48h/72h | 紅斑+水腫評分≥2級(ICDRG標準) |
| 重復開放型試驗 | 前臂屈側3cm×3cm區域,每日2次涂抹 | 連續7d+隨訪3d | 累積刺激指數≥16分 |
(三)關鍵防腐劑xian量與檢測
| 防腐劑類型 | 2025版《規范》xian量 | 歐盟EC 1223/2009xian量 | 檢測方法 |
|---|---|---|---|
| 甲基異噻唑啉酮(MIT) | 淋洗類0.01% | 僅允許淋洗類使用 | HPLC-DAD |
| 苯氧乙醇 | 1.0% | 1.0% | GC-MS |
|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 | 總量0.8% | 0.4%(單一酯) | UPLC-MS/MS |
三、中科檢測技術優勢
(一)高通量篩選平臺
采用384孔板自動化操作(Biomek i7),單次可檢測12種防腐劑(含5個濃度梯度)
數據輸出:Excel原始數據+GraphPad Prism統計圖表(含劑量-反應曲線)
(二)法規合規支持
提供GLP級報告,符合OECD 442C(KeratinoSens)和ISO 10993-10標準
協助完成化妝品安全評估報告(CPSR) 中防腐劑致敏性章節
四、典型案例分析
某保濕乳液防腐劑體系優化
檢測問題:原配方含MIT 0.01%,斑貼試驗陽性率8%
優化方案:
替換為苯氧乙醇(0.8%)+乙基己基甘油(0.2%)復合體系
體外致敏性測試:KeratinoSens陰性(EC1.5=250μg/mL),LLNA SI=1.2
客戶收益:產品過敏投訴率從3.2‰降至0.5‰,通過歐盟市場準入
五、服務流程與交付
樣品要求:固體≥10g,液體≥20mL,需提供防腐劑成分表
檢測周期:體外試驗10個工作日,人體試驗45個工作日
報告內容:
致敏性分級(歐盟CLP分類:皮膚致敏物1A/1B)
安全邊際(MOS=NOAEL/實際使用濃度)計算
配方優化建議(如替代防腐劑推薦)
?? 白pi書下載:登錄獲取《2025防腐劑致敏性評估指南》
注:本實驗室可同步開展防腐劑配伍穩定性測試(40℃/3個月),評估降解產物致敏風險。